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院简介 | 研究团队 | 研究课题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基地学校 | 名师名校长 | 教学资源 | 师范生风采 | 政策法规 | 《中小学教学论坛》 
学术交流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正文
 
广安市肖延安老师应邀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历史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2024-11-18 08:40 肖敏 

11月15日,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教研员、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肖延安作为本次讲座的嘉宾,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诊断与改进》为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绵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天明教授主持,来自23级历史学专业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讲座中,肖延安老师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话题为切入点,结合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幸福教育”概述深入讲述了如何上好课、上好课的关键以及上好课的保障。肖老师认为,上好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义。从职业的角度看,教师是一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工作;从事业的角度看,教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关于好课的标准,肖老师指出,要剔除华而不实的戾气,还原历史教育的本色。历史教师要对历史存有温情和敬意,要秉烛探索、掘井及泉;教师要从教学主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基本功等方面殚精竭虑、以启山林。他还特别强调,历史教师在上课时要将课题当作学术作品,在历史和教法之间且歌且行。


关于怎样上好一堂课,肖老师结合四川省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课件指出,一堂好课有五个标准,包括知识信息的丰富性,核心概念的聚焦性,教学结构的逻辑性,诠释论证的思辨性和过程方法的迁移性。上好课的关键是依据课标,用好教材。首先要准确定位中学历史教育,准确区分历史学教育、历史教育、中学历史教育;其次要基于课标,精准教学,课时过关,减负提质,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诊断与改进;最后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关键着力点。主要是准确的价值定位(国家意志)(课魂、主题立意)和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肖老师以多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从清楚生动的历史叙事,客观、全面认识历史和反思历史,历史学科思维方法来讲述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善学,不需要教师教,自能读书,自能发展。


肖老师强调,上好课的保障是提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要经常“三问自己”,教师要明了教学的内容与方向,但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所学的内容,而是从学生现有的水平、经验以及发展的需要出发,采用多样而恰切的手段,精心设计知识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引导学生自觉的主动活动,使学生能够作为认识主体通过发现去建构出人类已经知晓的认识。

讲座结束之际,肖延安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教育感悟,祝愿学院的发展越来越好。主持人张天明教授在总结中分享了自己对于上好课的标准。同时,同学们主动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位老师给出了相应的回答。两位老师的共同追求说明,读懂历史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但“读懂”并不仅是目标,更是过程和创造。

(文:俞凤杨   图:胡迅   初审:李丹     复审:肖敏  终审:张天明 )


关闭窗口

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地址:http:jjyy.mnu.cn
电话:0816-2837673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