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院简介 | 研究团队 | 研究课题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实验基地学校 | 名师名校长 | 教学资源 | 师范生风采 | 政策法规 | 《中小学教学论坛》 
师范生风采
 成长心得 
 优秀说课稿 
 优秀教案 
 优秀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师范生风采>>正文
 
我院召开“传统教学思想融入中小学教学”的专题研讨会
2021-11-28 10:13 蒋李林静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和转换传统教学思想,11月25日上午磨家校区笃行楼501教室举行了传统教学思想融入小学教学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天明教授发起,赵海红老师主持,小学教育专业20级部分学生参与研讨分别从自我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体会和感悟,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的融入的途径和方式等角度展开阐述。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将部分研讨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长善救失

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重视传统教学思想长善救失的运用,一方面“长善”,发现学生学习的优势和特点,以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热情,找到持之以恒求知的生长点;另一方面,“救失”,老师应找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20.5刘霆宇

熟读精思

初中的语文老师,会要求我们熟读熟背古文,并理解每一个字的意思。会问学生是否完全理解课文文章的意义,并为学生扩展知识。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我们的学习,并且能够有效地夯实我们的学习成果,锻炼我们的思维,为以后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20.5 喇冰清 

 不扣必鸣

    在传统教学思想里,墨子主张主动教育“不叩必鸣”。它的意思是指,即使学生不来请教问题,自己也要去主动教学生。上高中的时候,我对生物这门学科一点兴趣都没有,从而成绩也非常不理想,后来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的生物老师,她每次上课前都会叫我们起来背概念,晚自习也要过来抽查我们背概念的程度。对于生物老师的这种行为,起初我们都是非常头疼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成绩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每次上这门课都非常开心。在我看来,老师的主动式教学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她,或许我们会一直徘徊在这门课的边缘,没有机会去发现这门课的乐趣。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很适用于所有学生,有些学生可能会对于老师的主动式教学感到厌烦,从而排斥这门课。所以老师在运用教学方式时,要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教20.5 周巧佳

     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相长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地位是比较高的,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教学相长,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个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心态情绪等的相互影响。

           ——20.5罗树林

     格物致知

    现在很多孩子学习的都是死知识,即是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不问其根本来源,只管死记硬背,到考试时直接使用。但是久而久之,不知变通,一旦换个说法便不知如何使用。究其根本,学生还是没有学到知识的根本,没有追究这个知识点的根本来源。所以我觉得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不仅自己要格物致知,并且要教会学生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由此可以活用也。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根本来源,这种知识就会像她自己研究发现的一样刻在心里,久而久之也可激发其格物致知的乐趣

                  ——教20.5艾敏雪

    学思知行

    教育一词最早出自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是培养社会精英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在古代是实现阶级跨越的方法之一。当时的国家需要人才去管理,所以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当以文选官的制度出现时,文人集体对社会的影响就更加深远。知行合一也是统治者对文人集体的最大宿求。这对现代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在明朝时,王阳明提出对儿童蒙学时期要做到行与知的结合,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民族对行知学习的时间刻度,所以行知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观念的伟大思想。

                    ——教20.7姚乐奇

八面受敌法

八面受敌法是苏轼独创的一种读书方法。八面受敌一词,是苏轼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术语比喻读书,就是读书如用兵,要做到我专而敌分。也就是一本书特别是经典书籍,包含着多方面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这种读书方法不是浮光掠影地泛览,更不是走马观花地涉猎,而是对某一著作集中精力和心力。

小学的时候,读《红楼梦》只觉得林黛玉天天哭哭啼啼,真不知她哪来那么多的眼泪;初高中老师要求多次重复读,我渐渐读出小小大观园是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渐渐能理解林黛玉在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春,似水流年的时候仿佛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如今再读,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

             ——20.6蒋李林静

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指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积极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能动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本领的一种教学原则。启发诱导也曾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在我上小学时,启发式教育非常显著。当时我们正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学习的前一天放学回家,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去制作平行四边形。第二天,所有学生都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每一位同学的平行四边形大小都不一定。老师让我们思考怎样求他面积。于是,大家就不停的思考,但是毫无所获。就在这时,老师拿了一根木棍横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问:现在是不是两个三角形了呀,大家茅塞顿开,瞬间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了。

                      ——20.6朱言萍

适时而教

适时而教是一条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涉及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准备、教学内容和顺序等问题,要求寻找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显见成效。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小学哥哥姐姐辅导我作业,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他们教我设未知数X,当时我还不能理解,但当我学习过解方程过后,便能理解了。

              ——20.6舒悦

时雨迁化

时雨迁化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者生活上的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应有的帮助,就像及时雨一样。其次,学生在得到帮助后,能够将获得的那些帮助,得到的那些知识,能够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实践或者生活之中。

 在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桃花生长的观察日记,有些同学不观察,直接就写,说桃花是先长叶子,然后开花,而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桃花是自然界中一种很神奇的花。别的花是先长叶,在开花,而它不一样,它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等我们观察仔细了,再重新写这篇观察日记。在学生犯了常识性错误时,老师及时纠正,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这就是时雨迁化真正的价值。

               ——20.6钟诗瑶

藏息相辅

藏息相辅这是《学记》中提出的教育原则之一,是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在预习时,让我们对学习有了准备与兴趣。在学习后得到了巩固和复习。 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我们在课下练习掌握牢固。但我们会有课间活动时间来舒缓疲劳,更好的调整身心状态。我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课上的知识,还有课后的知识训练和内容拓展。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当做一个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过程。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劳逸结合,轻松快乐的把课程学好、学通。

                ——20.6陆佳琪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把日常生活中某一内容为依托,通过利用并创设恰当的教育情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以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进而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学以致用也体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习了《儿童教育心理学》留守儿童品德形成的原因和影响留守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之后。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品德形成及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守儿童改变他们的品德形成,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的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帮助更多的人,做到学以致用!

                ——20.6蒋红菊


     述作结合

    述,遵循,阐述;作,创造,创新。后来用以指撰写著作。墨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述作结合教育思想主张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更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强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该思想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培育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当今社会,随着创新教育的提出,墨子的述作结合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转变自身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而新课程观认为,例如,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数学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20.7朱玉琼

    时雨迁化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可以看到第一种便是在陈述教育教学要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雨,而时雨迁化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教师不仅是要及时引导,指正,还要教会学生进行学习迁移、举一反三,学生要把学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成为自己的知识。而我们的老师们经常使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在我们出现学习误区时及时指导,把我们引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20.7杨秀芝

    长善救失

    小学以来,我的数学成绩一直较差,对数学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初中时,我的班主任恰好是一位数学老师。他教导有方,讲解细致,而且很有耐心,然而我的数学还是没太大长进。一次升旗仪式结束后,老师找到我,对我说这次的作业做得很不错。我一脸诧异,因为这次的作业我并不是全部做对了。老师却说我这次进步很大,并且书写总是非常工整。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渐渐不再那么抗拒学习数学,对数学也有了一些兴趣。期中测试,我考了96分的好成绩。老师来祝贺我,“”勉励我继续努力学习。他放大了我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让我在保证作业工整的情况下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这大概就是长善救失思想体现吧。长善救失一词出自《礼记•学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的多面发展,对我的未来的学习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7杨桔萍

    学思行结合

    众所周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习与思考两者要合一,不能只学习而不思考,同样也不能只思考而不学习,学习和思考要结合,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迷惘不知所学为何物,只思考而不学习则容易造成空想乱想。同时也要与行结合,行是最终目的。

           ——教20.7文茹冰

    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是南宋朱熹提出的一条学习原则与方法,意思是学习必须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规律。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地思考,好像它的意思都出自于我心里所想的那样,然后才可以有所心得。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使用这种学习方法,我会放声地去读,而且一段话可能重复很多遍,一直到把它读熟,记熟为止,这个并不是盲目地读,而是对所读内容有所了解,循序渐进,反复地读,而且要放出声音来,让自己的耳朵能够清晰地听到,在读记的这个过程中,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自己对这个内容理解思考充分,已经达到一种非常熟悉的状态,不仅能记住,而且能明白它的涵义,这能够让我们把所学内容内化成好像是自己的一样,记得更牢固,不容易遗忘。    

    所以,当学习或者为了记住一个新知识的时候,我会采用这种方法,大声地读,多次读,在这个过程中再进行思考,对我来说,这种传统学习方法是很有效的。

         ——教20.7凌敏

 

关闭窗口

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  地址:http:jjyy.mnu.cn
电话:0816-2837673  邮编: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