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明,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入选2023艾瑞深校友会中国高贡献学者榜单。现为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处),四川省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研究团队”负责人、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创生研究团队”带头人、绵阳师范学院首批黄大年团队“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团队”负责人,全国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首批“四有”好老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考试标准研制组成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理事、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四川历史教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绵州育才计划“绵州文化名家”、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南京师范大学与四川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查专家、四川省地方文化读本审查专家、四川省中学历史教师优质课比赛评委会成员、四川省普通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四川省中小学“国培”专家,四川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评估院教育评估监测专家等。等,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学。
1997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五年,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绵阳师范学院工作至今,先后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基础教育研究院等部门工作。曾担任《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历史教育科研方法》《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课程论》《历史教学实训》《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测量与评价》《历史知识与能力》《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国近代史专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区域地理学》《旅游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教育实习带队工作。曾领衔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领衔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次。
于2006、2011、2016年先后被评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18年获批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人才称号;2020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人才称号;2021年6月晋升为二级教授;202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批四川省委人才领导小组“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称号。
到目前为止,在《课程 教材 教法》《抗日战争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学刊》《贵州民族研究》《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国教育科学》《教育学术月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评论》《当代教育科学》《教育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当代教育与文化》《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35篇,南京师范大学权威期刊8篇;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其中1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主编3部,参编6部。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在基础教育中的现代转换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各级课题25项,主研参研国家、省部课题多项。曾独立或领衔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一等奖、绵阳市哲社奖、绵阳师院教学成果奖、博士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学等多项。曾获南京师大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绵阳师院优秀共产党员、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实习带队教师、教育扶贫先进个人、首届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曾为四川、陕西、江苏、安徽、天津、湖南、河南、贵州、新疆、西藏等地的多所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作关于文化“创新”与民族精神坚守、文化恶搞与教师应对、中小学课题申报、教师的专业阅读、教研论文写作、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法优化运用、教师专业发展、选课走班等方面的讲座,指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比赛、课题申报和论文写作,多次参加四川省专家服务活动和阿坝州壤塘、汶川、凉山州金阳、绵阳北川、平武等地的教育扶贫工作等。
邮箱:scjcjyyj@126.com